民间舞蹈
  鼓楼地区的民间舞蹈,丰富多彩,形式多样。有舞龙、舞狮、大头娃娃、旱船、高跷、大鼓、腰鼓舞、伞舞等 20多种。喜庆节日,都有这些民间舞蹈表演。

  一.龙 也称舞龙灯龙舞龙灯舞龙灯,民间传统舞蹈及灯彩艺术形式之一,起源于汉朝。在古代,被视为驱灾除害、吉祥太平的象征,民间多在喜庆节日舞龙,祈祷龙神的保佑。龙灯的表演形式极为丰富,道具制作技艺精湛,色彩艳丽,因地区不同而各有特色。一般用竹、木、纸、布等扎成,节数不等,但为单数。每节内点蜡烛者称龙灯,不点者称布龙。大致有滚龙、小型龙灯、观赏龙灯和舞台龙灯等几大类。

  二.狮子舞 这是流行全国各地的民间舞蹈。起源于唐代,经过一千多年流传和发展,已成为广大人民喜爱的舞蹈形式。在形象上可分为大狮(两个人扮演的大狮子);小狮(一个人扮演的小狮子);其他尚有手摇狮、火狮、板凳狮等。在动作上可分为文狮和武狮两类。文狮有搔痒、舐毛、打滚、抖毛等动作;武狮有跳跃、滚翻、高举、腾转等动作。表演时有一至二人扮武士(也有扮大头和尚、猴子等形象),持彩球逗引狮子作滚绣球、跳大圈等。音乐伴奏以打击乐为主,根据各地的习惯,也有各自常用的曲牌。鼓楼区东街街道的狮子舞在辖区内颇有名气,也有一定的特色。春节、元宵、五一、国庆等。逢年过节,该街道的狮子舞都会出来表演一番,深受群众的喜爱。

  三.大头娃娃舞 福州称孩儿俤,源自福州塔骨。以竹组成骨架,外披绸缎衣服,手与头部用木制,雕成各种头像,在塔骨腹部洞穿一孔,让顶着游行的人向外张望。明代以后形式增多,有保长翁蔡国母等。演员戴假面具,用纸浆制成圆体头像,套在头上表演。其中孩儿俤形象,最受人们欢迎。1995年之前,水部街道文化站组织的大头娃娃舞,就是采用这种用纸裱褙成的娃娃头,戴在人的头上。他们的表演风趣、幽默,特别招引小孩。

  四.旱 船 亦称陆地行舟采莲船,外省人称跑旱船。据载,宋代福州节日赛会已流行。船用竹、木扎成,外蒙以布,套系在女舞者腰间,状如坐船,另一人手持木桨,两人如行船于水面之上,边歌边舞,表现劳动或爱情生活。鼓楼地区在庆典节日曾组织街道旱船表演队伍,参加民间文艺踩街演出。

  五.跷 民间传统舞蹈娱乐形式,亦称高跻、高脚,有些地区又称高跷秧歌,起源较早,据《列子·说符》载:宋有兰子者,以技干宋元君。宋元君召而使见其技:以双枝长倍其身,属其胫,并趋并驰,弄七剑。迭而跃之,五剑常在空中。隋唐百戏中,已有专门的长跷伎。宋以后,高跷技艺日趋高超,相传至今。表演时,表演者双脚分别绑在木棍上,木棍中部钉有一块小踏板,按离地距离分高、中、低三种。高的达丈余,低的不足二尺。一般有主角或引路人,扮成丑角,协调队伍并表演高难动作。余者扮演不同角色,载歌载舞。大多着女装,伴奏和曲调一般为锣鼓和山歌小调。5060年代,水部、安泰、华大等街道组织有民间高跷队。至1995年,于山退休管委会、西湖退休管委会的高跷表演尚活跃在民间庆典、节日等踩街活动中。

  六.鼓 打击乐器。一般以木为框,蒙以兽皮,用双槌敲击鼓皮,也有用手指、掌根等击鼓。主要奏法有单打、双打、交替打与滚奏、摇震等。有些鼓面还分中心、中圈、外圈、鼓帮等,由于敲击部位不一,效果也各不相同。一般用于戏曲音乐、民间吹打乐、说唱伴奏或各种管弦乐队,也有用于边歌边舞、独奏、单独伴奏舞蹈等。鼓楼区民间文艺踩街或其他喜庆的日子一般用4只大鼓作为队伍的前导,显示威风。锣鼓场面热闹、景象壮观,象征吉祥喜庆,表达人们欢天喜地的愉悦心情。

  七.腰鼓舞 舞者男女都有,均穿彩服,腰间挂一只椭圆形小鼓,双手各持一根鼓棰;鼓棰上扎有红绸,边打边舞;鼓点变化丰富,节奏强烈;舞步变化多,能走出各种复杂美妙的图案。腰鼓队少则四至八人,多至数十人甚至上百人,表演时情绪热烈,动作雄壮,队列整齐,气势浩大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95年鼓楼区的华大、东街、安泰、鼓东、鼓西、水部等街道民间腰鼓队极为盛行。西湖内、于山上每天晨练几乎都有中老年妇女腰鼓队。

  八.舞 表演时手持加工成短小的配有各种颜色伞柄的小伞,载歌载舞。动作细腻优美,节奏明快清晰,曲调欢快活泼,舞姿矫健诙谐。因地区不同舞姿与曲调差异也较大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50年代初期,由福建省民间歌舞团创编的民间舞蹈《走雨》伞舞曾公演,深受观众的好评。鼓楼区也有二三支这样的队伍。

摘自《鼓楼区志》

网站地图|网站指南|网站管理|今日更新 |联系我们

ope体育电竞 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数字福建鼓楼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@版权所有

网站标识码:3501020005 公安备案号:35010202000735闽ICP备08100339号

联系方式 Email:fzglservice@sina.com (建议使用IE7.0以上版本浏览器)